科學館有埃及展, 一直都想來看, 但又怕人多, 見展覽都開始了3個月, 9月又剛開學, 相信人無咁多, 今日兩兄妹上完Enopi, 就出發去尖沙咀啦
好喜歡科學館既樓梯, 每次展覽都有配合主題的裝飾

入口都有埃及裝飾呵



上次睇羅浮宮展覽買了家庭全年証, 可以睇埃及展, 真係好抵
由大英博物館運來的木乃伊, 好值得睇
展覽簡介
烏賈霍的頂角錐石
喪葬船模型
內斯達華狄特的木乃伊和三具棺木

傑德巴士斯迪凡克的卡諾皮克罐
放內臟的箱
尼弗拉布石碑
塔木特木乃伊

艾爾都奴的木乃伊和棺木
塞克邁特石像

小配件
屠宰公牛模型 (左邊)
神廟歌手的木乃伊
來自哈瓦拉的幼童木乃伊
條紋外衣及童裝涼鞋一對
伊圖與亨奴吐雷和他們兒子的石像
孕婦與小童造型的器皿
來自羅馬時期埃及的年輕男子的木乃伊
塗金泥紙棺面具

展品好珍貴, 好值得嚟睇
睇完仲有個好似醫院既設備, 是用來Scan D 木乃伊, 透視內部
仲有好多唔同類型的Workshop同互動遊戲
出口係恐龍展館, 我同卓喬記番起幾年前係度過了一晚
再參觀科學館其他展覽, 有架好大既飛機

剛好開動呢個科學館最大既展品 (能量穿梭機), 又睇咗陣



我上頂樓兒童天地, 睇下個Miffy 展
呢度啱D細個既小朋友
去Shop行下, 見有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記念品, 幫Pamela 買咗把遮
D 磁石貼唔係好靚, 無買
出去再去對面香港歷史博物館, 睇"萬壽載德"展
樓梯既裝飾都好有心思
入口都有中式裝飾

是一個有關皇帝皇后誕辰的慶典

簡介:

有些仿製的慶典用樂器
仲有導賞員介紹
有投影幕

入口有Workshop, 提供材料比你寫下祝福字條
兩個好認真寫呵
仲有印仔


入去參觀啦, 入口有幅投影, 是一些蝴蝶飛, 再變成一個壽字, 幾有心思
再見一幅好大既"十萬壽無彊"字畫, 出自康熙手筆

展品雖不太多, 但好少人, 行得好舒服
大象牙雕桃蝠紋蓋碗一對, 手工好精緻
乾隆老年時畫像
青花萬壽字紋大瓶
康熙(1662-1722)
好大個花瓶, 外面寫上的都是壽字
紫檀座玉石逢萊仙境
光緒(1875-1908)
都幾好睇
睇完展覽都兩點幾, 過對面食埋下午茶就返屋企啦
入口都有埃及裝飾呵


由大英博物館運來的木乃伊, 好值得睇
展覽簡介
保存良好的古埃及古蹟遺址為尼羅河谷的早期社會提供了獨特紀錄。肥沃的尼羅河沖積平原,讓生活在這裏的居民得以發展農業經濟,建造一個高度發展和集中的社會,為人類文明奠下基石。
埋葬死者這個歷史悠久的習俗,讓我們能深入理解曾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埃及大部分地區天氣乾燥、土地乾旱,因此這些遺骸保存得非常良好。早期研究埃及木乃伊的方法都只能解開裹屍布,損害脆弱的遺體。然而,隨着嶄新成像技術的出現,研究人員現已不用解開任何木乃伊的遮蓋物,也能以虛擬方式研究裹屍布內的遺體。是次展覽採用最新的電腦斷層掃描技術,深入研究大英博物館珍藏的埃及木乃伊,這些研究成果有助研究人員對尼羅河谷的喪葬習俗有新的解讀。
是次展覽介紹六位生於3,000至1,800年前的古埃及人,和展出約200多件珍貴文物和木乃伊的電腦斷層掃描成像資料,展示考古學家和其他專家如何運用這非入侵性方法推斷死者的年齡和性別,並探索不同主題,包括飲食、健康狀況、木乃伊的製作過程和古埃及人的宗教習俗。
經過黑漆漆的通道, 裡面可以映相但唔可以用閃燈烏賈霍的頂角錐石
喪葬船模型
內斯達華狄特的木乃伊和三具棺木

胸飾
荷爾的帶銘文布條傑德巴士斯迪凡克的卡諾皮克罐
放內臟的箱
尼弗拉布石碑
塔木特木乃伊
艾爾都奴的木乃伊和棺木
塞克邁特石像
小配件
屠宰公牛模型 (左邊)
神廟歌手的木乃伊
來自哈瓦拉的幼童木乃伊
條紋外衣及童裝涼鞋一對
伊圖與亨奴吐雷和他們兒子的石像
孕婦與小童造型的器皿
來自羅馬時期埃及的年輕男子的木乃伊
塗金泥紙棺面具
木乃伊棺蓋和標籤
木棺棺蓋展品好珍貴, 好值得嚟睇
睇完仲有個好似醫院既設備, 是用來Scan D 木乃伊, 透視內部
仲有好多唔同類型的Workshop同互動遊戲
出口係恐龍展館, 我同卓喬記番起幾年前係度過了一晚
再參觀科學館其他展覽, 有架好大既飛機
剛好開動呢個科學館最大既展品 (能量穿梭機), 又睇咗陣

我上頂樓兒童天地, 睇下個Miffy 展
呢度啱D細個既小朋友
去Shop行下, 見有來自大英博物館的記念品, 幫Pamela 買咗把遮
D 磁石貼唔係好靚, 無買
出去再去對面香港歷史博物館, 睇"萬壽載德"展
樓梯既裝飾都好有心思
入口都有中式裝飾
是一個有關皇帝皇后誕辰的慶典
簡介:
清室非常重視皇帝的壽辰,認為皇帝長壽是大德在身、治國有成的標誌;與元旦、冬至同定為宮中三大節日。到康熙的六旬萬壽慶典,開啓了清宮隆重慶祝萬壽之例;此後,乾隆帝的生母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嘉慶帝和慈禧太后都有大事慶祝其萬壽。
清代皇帝和皇太后的萬壽聖節期間,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外藩使節都會進獻賀禮貢品。京城西郊皇家園林至紫禁城幾十里的御道,沿途搭建彩棚和點景,張燈結彩;城內更有不少臨時搭建的戲台,演出賀壽的劇目。而各地的耆老壽婦,也會獲得賞賜,普天同慶。
展覽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的亮點項目,透過210組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帝、乾隆帝母親崇慶皇太后、乾隆帝、嘉慶帝和慈禧太后慶祝萬壽的珍貴文物,介紹清宮萬壽盛典的禮儀制度,以及中國古代豐富的祝壽文化。
有些仿製的慶典用樂器
仲有導賞員介紹
有投影幕
入口有Workshop, 提供材料比你寫下祝福字條
兩個好認真寫呵
仲有印仔
入去參觀啦, 入口有幅投影, 是一些蝴蝶飛, 再變成一個壽字, 幾有心思
再見一幅好大既"十萬壽無彊"字畫, 出自康熙手筆
刺繡康熙帝御筆「萬壽無疆」匾
康熙十八年(1679)
展品雖不太多, 但好少人, 行得好舒服
大象牙雕桃蝠紋蓋碗一對, 手工好精緻
乾隆老年時畫像
青花萬壽字紋大瓶
康熙(1662-1722)
好大個花瓶, 外面寫上的都是壽字
紫檀座玉石逢萊仙境
光緒(1875-1908)
石青色緞繡四團彩雲福如東海金龍紋袷袞服
康熙(1662-1722)
都幾好睇
睇完展覽都兩點幾, 過對面食埋下午茶就返屋企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